一、绩效考核中常见的几个问题
目前,大多数企业都已实施绩效考核,只不过运作的范围、深度以及作用的强度、力度不同(华为、美的都是考核力度较大的企业)。根据部分企业在考核过程中出现的问题,这里提几条建议:
第一,企业需坚持业绩导向、业绩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性原则,倡导“打粮食”的价值创造文化,利益和机会依据客观、公正的评价向价值创造者倾斜。
第二,重视考核,但不以考核替代管理。不能出现什么问题和矛盾,都试图用考核的方法去解决。
第三,在业绩指标和能力指标之间、在短期指标和长期指标之间、在数量指标和行为(任务)指标之间保持平衡,避免员工及组织行为出现偏颇。
第四,重视结果,但不忽略过程,注重管理循环(PDCA)过程中考核者对被考核者的辅导和赋能。
第五,不能把考核单纯理解为上对下的压力型管理关系和权力型机制,需倡导自主型目标、承诺型管理,充分激发每一个员工、每一个组织单元的责任意识和内在动力。
第六,考核制度的特征与企业文化的定位相一致,两者之间不发生导向上的冲突。考核制度体现企业文化,受企业文化制约,同时又在塑造企业文化。
二、设计激励机制时,这六条要注意
在激励机制上,也有几点建议:
第一,打破“低绩效、低能力、低报酬”的低水平经营循环,改变低附加值、高消耗、非环境友好的经营模式,提高员工的整体薪酬水平。
第二,合理安排内部横向的收入差距,增强企业组织的张力,保持组织内部一定程度的竞争性。
第三,设计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互相一致的激励机制,做到“利出一孔”。避免因激励机制设计不当导致的利益多元化和“搭便车”现象。
第四,运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,细化投入产出核算的颗粒度,提高分配的透明度,尽可能使员工能事先了解自己应得的报酬。
第五,确定员工静态收入、动态收入,短期收入、长期收入的比例,满足员工的不同动机和期待,使员工具有和企业战略相一致的长期行为。
第六,将机会激励、学习激励、文化激励(参与激励)和利益激励结合起来,提高综合激励水平和员工的满意度。
来源:华夏基石管理评论 / 作者:施炜
咨询热线:4009-931-932
手机:18620887411
QQ:402615265
地址:广州市天河区棠东东路4号东宏商务大厦B128室